公司资讯

东实环境“城市大管家”,精绣品质新生活!

日期:2023-11-08文章来源:未知
我要分享

初秋的清晨,天空刚蒙蒙亮,和太阳一起“上班”的,是彭爱翠和她的工友们。身着橙色工作服,开着“专属”小绿车,带上工作牌,53岁的彭爱翠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彭爱翠是东实集团下属企业广东东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实环境”)石龙“城市大管家”项目的环卫工人之一。如今,像彭爱翠一样的300多名卫工人作为首批“网格协管员”加入石龙镇镇域治理“一网统管”工作中。

 

环卫工人参与社会协同治理。在这群身兼“城市美容师”“网格协管员”多重身份人员的加入下,“老小镇”在“洗白白”后焕发新生机。

垃圾不见了、街道干净了、臭味没有了……石龙镇的变化是东实环境“城市大管家”项目的缩影。自2021年起,东实环境开始部署实施环卫一体化战略,推行区域内“城市大管家”项目模式。目前,“城市大管家”业务已拓展覆盖东莞市内8个镇街,在运营16个环卫项目。

 

“万亿”东莞有了“城市大管家”,千万人口也有了品质新生活。

 

城市大管家“管”大家

什么是“城市大管家”?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区域的所有环境卫生问题,你只需要找我一个人,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东实环境公司总经理助理、东实城服公司执行董事邓勇军打了个比方。

 

“城市大管家”是名副其实的大管家,集多项“技能”于一身,以“10+X”的业务模式,将特定区域内的垃圾分类、清扫保洁、垃圾收转运、绿化管养、爱卫消杀、道路养护、公厕管养、路灯路牌维护、中转站运营、市政设施管养等多项业务整合为一体,交由一个企业主体进行管理。

环卫工人作业

邓勇军进一步解释道:“由单一主体管理整个区域,不仅可以解决项目多主体承接所产生的作业边界相互推诿、成本高、协同效率低等问题,还可以更科学地安排作业频次,做到高效协同,作业链环环相扣,在提高市容环境质量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在邓勇军看来,从清扫保洁到垃圾收运转运,再到将垃圾变为能源,离不开公司自身的协同效能。

相比传统业务模式,“城市大管家”还具有“三化一链”的特点,可以做到流程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管理平台化。同时,基于海心沙资源利用循环基地的“组件式环保设施集成系统”的格局优势,东实环境打通了“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焚烧处置——飞灰填埋”的产业链,以各环节高效协同的环卫全链条服务,全方位助力城市环境卫生品质提升。

 

 

城市大管家“破”痛点

“城市大管家”集多项技能于一身,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管家”。那么,这个“大管家”是如何诞生?这要从环境卫生管理的痛点说起。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痛点——对管理部门来说,面临项目承接主体多、协同效益差、市民投诉多等问题;对管理本身来说,也面临机械化程度低、环卫工人老龄化程度高等问题。

 

以石龙镇为例,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石龙分局副局长林湖坦言,以往石龙镇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较为分散,“环卫、绿化的项目零零散散加起来好多个,管理的成本比较大,工作效果也不算太好,导致环境卫生质量连连后退。”

 

针对以上痛点,从细节处入手,东实环境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思路,提出以“城市大管家”模式,强化城市环境全要素管理,助力城市环境治理。

 

但起初,东实环境的主业并不在环卫行业,而是从“变废为宝”开始。东实环境以建设麻涌环保热电厂为起点,先后为东莞市打造一批环保示范高地,包括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做垃圾协同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作。

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讲起“城市大管家”的诞生,邓勇军坦言,主要是基于东实环境自身环保主业的发展经验。

 

“既然我们最后要做垃圾发电,为何不将业务向前延伸呢?有了终端的垃圾发电,往中间环节延伸,做生活垃圾转运,将垃圾运进来处理,再往前延伸,就做了清扫保洁、绿化养护这一块,再继续延伸,就到了环境教育与人才认定,基本上自下而上就将整条产业闭环了。”邓勇军介绍。

 

2021年起,东实环境切入城市环境服务板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基于东莞的实际情况研究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未来走向。2022年,“城市大管家”应运而生,首个项目落地石龙。

 

城市大管家“管”得好

石龙“城市大管家”是东实环境的首个城市服务一体化项目。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如今,这个项目的成效已经看得见、摸得着。

 

从老城区的南岸公园入手,东实环境相继整合多项业务,最终靠着精细的服务赢得口碑,成为石龙镇环境卫生的“城市大管家”。“这也是我们连同东实环境针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做得一个改革和新尝试。”林湖表示。

  环卫工人清扫金沙湾公园

 

其中,石龙镇青林路转运中心是“换装”后最让人惊叹的项目之一。

 

“经常散发恶臭,蚊虫老鼠到处都是,令人干呕。”“作为周边花街的商户,每天闻着垃圾臭味,苦不堪言。”……回忆起改造前的石龙镇青林路转运中心,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

 

位于石龙新城区主干道附近的石龙镇青林路转运中心环境卫生问题由来已久,经常收到居民的投诉。在接手石龙镇的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以后,东实环境协助石龙镇政府重新规划设计,让青林路转运中心由而内外焕发新生机,将其打造成为东莞首个集生活垃圾压缩转运、大件垃圾破碎处理、餐厨垃圾转运、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暂存和旅游公厕于一体的垃圾转运站,并于去年12月投产运营。

石龙青林路环卫转运中心

 

石龙“城市大管家”项目经理王应球介绍,升级改造前,青林路垃圾转运中心转运规模为70吨/天,升级改造后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规模最大可达148吨/天,以“快速收集、密闭运输、集中转运、日产日清”的目标,打破传统转运站模式,对垃圾进行密闭式压缩处理和转运,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减少了邻避效应,“保证异味不出站。”

 

如今,走在石龙镇青林路转运中心附近的街道上,整洁、有序,再也闻不到垃圾的异味。“非常干净,感觉舒服多了!”生活在附近的蔡阿姨,以往每回经过转运中心附近都要捂住口鼻,现在,转运中心附近的花街成了她饭后消食的好去处。

 

“统筹起来管理以后,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石龙的整体容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全市的考评评价中,已经从倒数进入到上游水平了。”林湖笑道,环卫和绿化搞好了,群众开心了,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也更顺畅了,“大家都愿意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

  清扫城市街道

 

从“要我管”到“我要管”,从分散管到统一管,一年来,“城市大管家”以石龙项目为起点,先后拓展至桥头、麻涌、道滘、南城、清溪、寮步和松山湖等8个镇街(园区),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图景在东莞缓缓铺开,“城市大管家”管理成效明显。

 

城市大管家解锁“新技能”

对于城市来说,“城市大管家”管住了环境卫生,提升了整体容貌;对于处于其中的“城市美容师”来说,“城市大管家”也让他们安全感倍增。

 

在彭爱翠和她的工友们每天佩戴的白色工牌上,有三个按钮,除了上下班打卡的按钮外,还有一个红色的应急按钮。“设置紧急按钮,一是为了保护环卫工人上班时的安全,二是在环卫工人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快速响应。”邓勇军解释道。

 

投入金额超1.7亿元、投产300余辆大型作业设施车辆,“城市大管家”升级了设备,也在管理中逐步融入智慧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了智慧环卫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利用AI、5G、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对人、车、设施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监测,实现环卫作业过程可视化、作业管理精细化和作业安全可控化。“只要环卫工人按下紧急按钮,我们在智慧大屏上就能实时检测到,保证第一时间响应。”邓勇军说。

智慧环卫综合指挥管理平台

 

一方面,科技赋能“城市大管家”,让企业管理更舒心;另一方面,“城市大管家”延伸社会治理“触角”,聚集起散落在城市角落中的微光。

 

9月13日,彭爱翠和她的工友“解锁”了“新技能”,他们将作为城市的“小管家”参与到社会的“大治理”中。让环卫工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工作,也是东实环境“城市大管家”项目的创新尝试。

“发动社会力量协助社会治理试点工作,主要是为了延伸网格管理员的触点、触角,以点带面,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石龙镇委副书记刘志坚表示,把环卫人员等社会力量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补充,推行“网格员+N”管理模式,是一项创新的举措,可以有效解决社会面各类问题,提升城市管理化水平。

环卫工人成为网格协管员

 

“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件事做好!”来自河南的牛朋蛟今年25岁,从2020年起开始从事环卫工作,目前是石龙“城市大管家”项目中的一名年轻的环卫工人。人员年轻化,资源协同化,模式多元化,能够增强环卫工人技能,培育环卫工人对城市的归属感。

 

“很乐意看到迈出这一步,让环卫工人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林湖表示,如何让环卫工人群体有良好的发展,补充后备力量,让其更年轻化,或许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是一种新的尝试,“他们参与得越多,认可度也越高,获得感也更强。”

 

“统一管理、整合资源,将多项服务合并管理以后,大大节约了成本,也让我们将现有的资源更科学地利用起来。”林湖说。展望未来,林湖也希望把精细化管理真正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补足细微处的短板,形成合力,相互配合。而东实集团也将继续当好“管家”角色,全面支撑“无废城市”“绿美东莞”建设,以助推产业升级为方向,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东实环境

广东东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220号-1